列印 | 关闭视窗
 
澜达身负巨债待售 惠普将与FIMI展开终极竞购
发布日期:07/08/2025
消息来源:全球印刷与包装工业
目前,由印刷界传奇人物本尼·澜达创立的澜达数位印刷公司(LDP)正处于法院批准的破产保护程序中。尽管背负着超过5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但该公司凭藉其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依然吸引了两家重量级买家的浓厚兴趣:国际印刷巨头惠普和以色列本土领先的投资基金FIMI 。根据以色列媒体《Calcalist》报道,这两家公司的代表上周已前往澜达数位印刷公司位于雷霍沃特的总部,与高阶主管团队进行会面,对潜在的收购方案进行深入评估。
 
 潜在买家背景深厚,FIMI入局出乎意料
 惠普的参与似乎是情理之中,因为它与澜达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2002年,惠普就曾以8.3亿美元的高价成功收购了澜达的Indigo合资企业,该交易在当时轰动一时,也奠定了惠普在数位印刷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此次惠普再次对澜达数位印刷公司表现出兴趣,被普遍认为是具有策略意义的。
 
澜达数位印刷公司的高端印刷设备与其现有的核心印刷业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而且市场上已经有部分客户同时使用这两个平台的产品,这为惠普整合技术和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FIMI的出现则有些出乎意料。 FIMI是以色列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管理超过70亿美元的庞大资产,其投资领域广泛,但传统上很少涉足印刷业。通常,以色列印刷领域的投资主要由Fortissimo基金主导,但值得注意的是,后者并未参与此次竞购。FIMI的入局,或许预示着其看到了澜达数位印刷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的独特价值,并愿意以资本的力量,尝试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

沉重债务与股东困境:技术创新背后的商业困局
澜达数位印刷公司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其根源在于庞大的研发投入与缓慢的商业化进程。公司目前负债总额高达17.4亿新谢克尔(约36.6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14.3亿新谢克尔)是欠股东的债务。

这批股东包括创办人本尼·澜达本人,他已向公司投入2.2亿美元,持股36.7%;主要投资者还有德国亿万富翁苏珊娜·克拉滕(透过Altana集团)和瑞典的劳辛家族。然而,面对公司持续的亏损和资金需求,这些主要投资者都已明确表示拒绝继续注资,导致公司不得不寻求法律保护,申请债权人保护程序。
 
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生产、组装以及建立全球销售网络。但巨大的投入并未带来相应的回报。根据《Calcalist》获得的数据,澜达数位印刷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的亏损总额高达3.12亿美元。尽管2023年营收增至4,700万美元,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成长,但同期的亏损也同步扩大至1.64亿美元,凸显出其商业模式的获利困境。

创办人雄心与市场现实的差距:一场未遂的印刷革命
继Indigo的成功之后,班尼澜达曾雄心勃勃地希望用其独有的**纳米颜料墨水**技术,再次引领印刷行业的革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该公司开发的印刷机重量高达30吨,单价约300万美元,其高昂的成本已将大部分潜在客户拒之门外。

此外,由于其设备使用专有的墨水,需要持续且昂贵的维护,这进一步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这些印刷机专为工业规模的作业而设计,并不适用于商业或家庭印刷,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规模。

为了寻找新的投资者,澜达聘请了投资银行野村证券。尽管野村证券向包括佳能、富士、爱普生、施乐和兄弟在内的众多全球企业开放了资料室,但只有惠普和FIMI进行了深入评估,这反映出业界对于澜达技术的商业前景存在普遍的谨慎态度。

面对困境,澜达公司也向潜在买家提交了一份修改后的商业计划,承诺透过大幅削减6000万美元的开支,并在18至24个月内实现收支平衡。但这项承诺能否实现,仍是未知数。

总结与展望:困境中的涅槃重生?
 
班尼澜达无疑是一位富有远见、诚实守信的企业家,但他所憧憬的印刷革命,最终并未如期而至。澜达数位印刷公司的现状,深刻揭示了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落地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尽管其奈米颜料墨水技术本身可能具有革命性,但高昂的设备成本、依赖性强的专用耗材以及有限的市场需求,都成为了其商业成功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对于澜达的未来,无论是惠普还是FIMI接手,都可能意味着一次大规模的业务重组。许多高价的印刷机可能会被出售,甚至报废,部分业务可能会回归传统的胶印模式。正如业界人士所言,澜达的愿景虽然伟大,但最终却未能引发他所期望的改变。

法院的保护令预计将于本月底到期。尽管31家澜达客户联名向法院表达了支持,希望能给公司更多时间,并期待一位「新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带领其走向未来,但股东们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最终的买家将透过承担部分债务的方式完成收购,而谁能提供最低的债务减记方案,谁就可能成为澜达数位印刷公司的新主人。这宗备受关注的竞购案,不仅关系到澜达的命运,也折射出整个印刷业在技术变革浪潮中的挣扎与转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创新、资本与市场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案例。

 
 

 

 
  关闭视窗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条款 | 免责声明 | 辅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权利。
使用本网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