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發佈 為「中國製造」蓄力
發佈日期:17/02/2017
消息來源:人民網

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旨在進一步提高製造業人才隊伍素質,為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提供人才保證。這也標誌著「中國製造2025」的「1+X」規劃指南全部發佈,「中國製造2025」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已全面轉入實施階段。

人才培養規模居世界前列 大國工匠卻依舊緊缺

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介紹,目前中國製造業人才培養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中國高等學校本科工科類專業點數約1.6萬個,工科類專業本科在校生525萬人、研究生在校生69萬人;高等職業學校製造大類專業點數約6,000個,在校生13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加工製造類專業點數約1.1萬個,在校生186萬人。

規模擴大的同時,製造業人力資源結構也在逐步優化。目前中國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人力資源總量8,589萬人,專業技術人員809萬人。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人力資源總量近1,794萬人,據不完全統計,其中人才總量近736萬人,具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的人員分別佔人才總量的29%和2%。

此外,製造業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以院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為代表的製造業高端人才隊伍逐步壯大,形成了一批國際領先的重點學科、實驗室、工程中心等。製造業人才發展環境也逐漸改善,重在行業和社會認可的人才評價機制初步建立。

王繼平同時指出,製造業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製造業人才結構性過剩與短缺並存,傳統產業人才素質提高和轉崗轉業任務艱巨,領軍人才和大國工匠緊缺,基礎製造、先進製造技術領域人才不足,支撐製造業轉型升級能力不強。二是製造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學校和培訓機構基礎能力建設滯後。三是企業在製造業人才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四是製造業生產一線職工,特別是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整體較低、發展通道不暢,人才培養培訓投入總體不足。

到2020年 從業人員受高等教育比例達22%

《指南》中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與製造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建設格局,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製造業人才隊伍。

王繼平介紹,到2020年,製造業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以上,製造業從業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3.4%提升到22%,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8%左右,研發人員佔從業人員比例達到6%以上。

根據《指南》中預測的數據,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將面臨大量的人才缺口。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和電力裝備領域的人才缺口都將超過900萬人;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450萬人;新材料領域人口缺口將達400萬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缺口將達103萬人;航天航空裝備、農機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三大領域都面臨40萬人以上的人才缺口;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人才缺口將達26.6萬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缺口將達10.6萬人。

把製造業相關高校打造成「工程師的搖籃」

王繼平在通氣會上表示,今後製造業人才培養也將「從娃娃抓起」。根據《指南》,普通中小學要在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中加強製造業基礎知識、能力和觀念的啟蒙和培養。

《指南》同時指出,將按照試點一批、帶動一片的要求,確定一批有條件、有意願的製造業相關試點高校率先探索應用技術型發展模式,大規模培養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把製造業相關高等學校打造成「工程師的搖籃」,支持製造業重點企業參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在招生工作方面,將鼓勵招生單位擴大製造業重大基礎研究、重大科研攻關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提高重點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比例,引導高校招生計劃向對應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相關專業傾斜。

在專業設置方面,將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進行調整,增設前沿和緊缺學科專業,強化行業特色學科專業建設。為提升綠色製造技術技能水平,將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根據綠色製造發展需要積極開設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等相關學科專業。

在校企合作方面,面向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將推行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鼓勵企業與有關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合作建設一批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養。此外,還將推動製造業企業與應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共建共管製造類專業二級學院。

在人才培養方面,將改變「重論文、輕實踐」的傾向,完善工科學生實習制度。加大對傳統製造類專業建設投入力度,改善實訓條件,保證學生「真槍實練」。重點培養先進設計、關鍵製造工藝、材料、數字化建模與仿真、工業控制及自動化、工業雲服務和大數據運用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