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重磅發佈
發佈日期:16/02/2023
消息來源: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正式發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經濟發展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量,為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北京市以加快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重點,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在科技創新、融合應用、生態環境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白皮書系統性展示了北京在構築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人工智能領軍城市過程中的創新成果和實踐經驗。
 
一是北京持續保持人工智能領先優勢。
 
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48家,占中國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總量的29%,數量位列全國第一。核心區域產業集聚能力全國第一,已經形成了全棧式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二是北京創新「策源地」建設提速。
 
北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技術人才超4萬人,佔全國的60%。人工智能論文發表量居全國第一。在專利授權數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機構中,北京總部機構30家。
 
三是北京在國家人工智能創新體系中佔重要地位。
 
工信部揭榜掛帥優勝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一,北京共37個項目、32家單位上榜。國家開放創新平台數量領跑全國,中國已有24家企業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其中10家企業總部在北京。
 
四是北京人工智能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人工智能算力發展排名全國第一。北京市政務數據開放走在前列,已無條件開放115個市區級單位,公共服務事項指南、財稅金融、城市管理等領域公共數據集15880個。智源「悟道2.0」,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模型,參數規模達到1.75萬億。百度「文心」大模型參數規模達到2600億,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單體模型。
 
五是北京國家人工智能先導區建設成果顯著。
 
數字人、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在冬奧會成功落地,彰顯科技冬奧魅力。海淀、朝陽、西城、昌平、通州等區已開始或完成「智慧城市大腦」相關部署,北京已邁向全域場景開放的智慧城市2.0階段。無人出行服務從示范運營邁入商業化試點新階段。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名單正式發布,36家智能工廠和47家數字化車間名單出爐,人工智能與智能製造融合創新加速落地。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北京市將繼續堅持「五子」聯動服務,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形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突破,助力建設國際科創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
 
一是持續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
 
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開源社區等,圍繞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協同攻關。
 
二是全面夯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底座。
 
支持頭部企業打造對標ChatGPT的大模型,著力構建開源框架和通用大模型的應用生態。加強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佈局。加速人工智能基礎數據供給。
 
三是加快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支持人工智能優勢企業在自動駕駛、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優勢領域開展創新應用,全面構築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高地。
 
四是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安全、科技倫理治理機制。
 
研究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安全、倫理治理範式,構建法律、市場、代碼架構和社會規範相結合的多元路徑。
 
五是率先建成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科學謀劃高端頂尖人才和人工智能複合型人才引進培育機制。進一步促進海外頂尖人才在京創新創業,激活創新驅動「源頭活水」。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