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佈日期:23/02/2023
消息來源:廣州日報
「目前全國上下正在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製造業當家,我認為這對製造業企業而言是一大機遇。」全國政協委員孫志強是廣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也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老將」。他建議國家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支持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
 
「高端裝備領域是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基礎,尤其是在高端裝備領域裡面的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承載智能製造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存在。」在孫志強看來,過去幾年裡,國家已出台了很多的產業支持政策,整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也越來越深度參與全球競爭。
 
他坦言,儘管國產機器人目前已有很大進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當前,國產機器人產業存在小而散、多集中在中低端應用領域的問題。在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中高端應用領域,機器人國產替代的「最後一公里」有待突破。
 
他認為,中高端領域實現國產化替代至少還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國產機器人存在後發劣勢,產品性能需要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國產機器人在中高端重點領域的示範應用還不夠,導致部分重點用戶對國產機器人缺乏信心。當前中國機器人產業自主可控,加速推進中高端領域的機器人國產替代,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從原材料到關鍵零部件到機器人本體,再到系統技術解決方案和整個應用場景,打通機器人產業鏈單靠一個企業難以完成,有關部門要把應用場景的落地放在重要位置去考慮,讓機器人產業能有的放矢地落地應用場景,機器人製造企業才能更有信心地投入研發。」孫志強說。
 
在中高端領域打造一批應用場景和示範案例
 
「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如何讓這顆明珠大放異彩?孫志強建議,應聚焦中高端領域的國產替代應用,充分發揮中國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同時發力,通過市場應用加快迭代進程,加快突破機器人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在中高端領域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國產替代的應用場景和示範案例。
 
一方面,發揮中國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推動機器人在中高端重點領域「需求側」的國產替代部署。組織實施國產機器人應用驗證工程,選擇重點行業的重點企業或重點項目,建立機器人國產化替代應用示範線,有效填補應用空白,提振國產機器人在中高端領域應用信心。
 
另一方面,整合國產機器人產業鏈「供給側」優勢資源,甄選並組建若干由國內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商、本體製造商、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的聯合攻關團隊,強化協同供給能力,針對性解決重點領域「需求側」的難點痛點,形成國產機器人在重點領域的解決方案並推廣應用。國家相關部門在「供需」兩端同時發力,為聯合攻關團隊和應用驗證工程提供資金、人才、稅收等優惠保障政策,推動應用示範項目順利實施。
 
他還建議,盡快成立中國機器人協會,組織創建「產學研用金政」的協同創新機制,組織並推動機器人產業重大課題研究和關鍵項目的落實等,加快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自2013年以來已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應用市場,2021年市場規模首次超過全球市場的50%。據了解,日本機器人協會(JARM)成立於1971年,美國機器人協會(RIA)成立於1974年,德國機器人自動化協會(DGR)成立於2000年,而中國迄今為止仍沒有成立機器人領域行業組織,他建議盡快成立中國機器人協會。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