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北京之聲·博物館」入駐中國印刷博物館用聲音探尋印刷的奧秘
發佈日期:03/03/2023
消息來源:北京廣播電視台
 
古代四大發明是中國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創造,是勤勞的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更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書籍報紙到紙票收據等,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如今依然和我們息息相關,因此印刷術也被稱為「文明之母」。

北京南部大興區,就有一家以「印刷」為主題的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博物館建築面積約8100平方米,展陳面積約6000平方米,於1996年6月1日建成開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印刷品、印刷技術設備和相關的原材料等展品均一一呈現。

印刷博物館全面展現了中國印刷術的起源、發明、發展歷程,通過古代展廳、近現代展廳、印刷設備展廳、數字展廳及臨時展廳,帶你走進文字和印刷的奇妙世界,了解印刷術的「前世今生」,感受印刷對人類文明進步所發揮的巨大推動作用。

印出東方——印刷術的根在中國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讀懂中國輝煌的印刷文化,講好中國「四大發明」的傳承故事,中國印刷博物館和「北京之聲·博物館」項目組合作,於2023年2月28日正式上線沉浸式語音導覽服務。走進博物館,拿出手機掃描展廳內的二維碼,即可收聽由北京廣播電視台金牌主持人帶來的沉浸式語音講解服務。

觀眾掃碼收聽有聲導覽

中國印刷博物館是一座既有內涵又有寶藏的博物館,遊走於此,就像重新「穿越」並體驗了一次人類的文明進步。在「穿越」的過程中,「北京之聲·博物館」特約播講人周準會用熟悉的聲音,陪你一起逛印博。


從文字起源到「造紙術」、從文化瑰寶「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到近現代中國印刷的發展。播講人周準和您一起,見證印刷術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的改變,以及千年來圍繞著印刷術所發生的中外故事。

本次上線的有聲導覽內容,包括「甲骨文」「印章」「套版印刷」「凹版印刷」「手扳式印刷機」「《人民日報》創刊號」等,通過豐富的導覽內容,全面了解印刷對人類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即便足不出戶,大家也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聽聽北京之聲」,進入「中國印刷博物館」專屬頁面,感受人類為了文化流傳而傾注的智慧和汗水。

掃碼雲遊中國印刷博物館

項目自運營以來,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助力博物館文化傳播,全面提升博物館整體形象,為博物館提供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展覽更便利、體驗更優質的視聽服務。目前,已正式入駐北大紅樓、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北京魯迅博物館、宋慶齡故居、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展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觀复博物館等40多處場館。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