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AI創作將給出版業帶來更多素材和機會
發佈日期:15/03/2023
消息來源:百道網
人工智能就要來顛覆世界了?所有人都在想辦法體驗ChatGPT(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序),這個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的智能聊天機器不僅能聊天,還能寫作,甚至還能幫助寫論文。但以寫作和出版為生的行業,對此並沒有感到太多的危機。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簡單點說,就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加上一個AI創作小程序。不管多像,但它畢竟不是人類。
 
出版業對AI創作並不陌生。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預測:「從輔助人類進行內容生產的助手階段,到可以與人類寫作的虛擬人形態,直至最後進化為可獨立完成內容創作的終極形態。」
 
「艷麗的玫瑰和藝術的情緒,極美妙的新生,曾經在這世界,在那寂寞的寂寞的夢。」這樣的詩句來自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冰」在2017年出版的首部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2017年,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虛擬AI助手小冰寫的139首現代詩集結出版成了第一部人工智能詩集。訓練樣本是1920年起519位中國現代詩人的所有詩歌。2019年,微軟與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合作並授權出版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與200位人類詩人聯合創作的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
 
2019年1月,閱文集團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宣布合作,通過微軟人工智能技術,為網絡文學作品中的虛擬人物賦予「生命」。「通過吸收學習《全職高手》原著的文本,利用人工智能知識圖譜,小冰重建了小說中的世界觀與知識體系,並對它們進行擴展和補充。這些虛擬人物可與讀者和觀眾進行實時交互,我們把這一過程叫做'賦生'。」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表示,《全職高手》中的5位主人公由此形成不同人物設定,並能通過與用戶聊天的交互形式「進入」現實世界。目前,小冰的這一功能已在閱文集團旗下APP上線。
 
2020年8月,國內頭部出版機構中信出版社和與小冰、中央美院出版了首部AI個人繪畫作品集《或然世界:誰是人工智能畫家小冰?》。人工智能小冰通過對過往400年藝術史上的236位知名人類畫家畫作的學習,在受到文本或其他創作源激發時,可獨立完成原創性繪畫作品,小冰還為每一幅畫作都創作了詩歌。
 
2022年12月,百度旗下的百家號在六週年之際向全網創作者推出的「奇妙未來季」主題創作大賽收官。創作者「藝術家甲板」4歲女兒基於百度AI作畫平台文心一格創作的AI繪本《外星超能戰隊》獲得AIGC(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創作賽道第二名。山東人民出版社高度認可這個作品的市場價值,該社圖書策劃人趙勇表示:「這本書是用AIGC的AI作畫功能輔助完成的,題材和繪製方式都非常新穎。在我們的評估中,這本繪本的商業價值完全可以達到10萬或者更高。首先,作品在質量上完全過關,其次出於商業考量,我們也希望抓住互聯網趨勢,嘗試出版新業務。」
 
上市出版公司中原傳媒在回复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從知識服務的角度看,ChatGPT開闢了內容服務、知識服務新境界,與公司的價值追求高度匹配、契合度極高。
 
AIGC,就是當下與出版業聯繫最為緊密的AI創作使用場景和應用,在數字出版相關業務中的推進更為深入。中文在線作為數字出版的代表,佈局AIGC已久,已推出AI主播、AI繪畫和AI文字創作功能,並在研發推動更多AIGC功能落地,其中AI主播已在有聲書生產中應用,AI文字創作功能已在17K小說網上線,可自動生成文字內容。公司在回复投資者的提問時表示,AIGC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被認為是繼PGC、UGC之後的新型內容創作方式。其中AI主播已在有聲書生產中應用,根據文字故事情節的真實語境,用獨創的情緒情感控制模塊,結合語音深度學習合成技術,真實還原角色情感,生動模擬人聲音色以塑造角色,講述故事。AI文字創作功能已在17K小說網上線,可自動生成文字內容,作者在使用該功能時,通過針對不同的描寫場景填寫關鍵詞和輔助短語,即可生成對應的文字內容描寫用於作品使用,目前可針對人物、物品等進行AI文字創作,並針對不同的作品類別如古風、都市等進行不同的內容適配。未來,隨著技術的迭代更新,AI可在更多應用領域提升內容創作效率,產出更多精品內容,降低成本,擴大更多AI內容衍生品類。
 
另外一家數字閱讀平台掌閱日前也表示,AIGC是繼UGC、PGC之後利用AI技術自動生成內容的生產方式,AIGC技術發展成熟後,理想的狀態下能夠將文本故事轉換成視頻和3D內容。AIGC將大力提升公司內容創作的效率,降低內容創作成本,並提升產品產出的數量和質量。公司每年有大量的研發投入,其中有相當部分支出用於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和產品研發。公司已經實現了智能審核、個性化推薦和TTS等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作為頭部的有聲平台,喜馬拉雅佈局「AIGC」,截至目前已通過AIGC創作有聲書專輯超37,000部,其中「單田芳聲音重現」系列專輯總播放量超1億次,成為AIGC代表作品。截至目前,喜馬拉雅上的AIGC內容日播放時長超250萬小時,進一步豐富了喜馬拉雅的內容生態,升級了音頻內容生產模式。隨著AIGC進一步賦能內容創作者,成為普通人的創作工具,對於內容創作將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對於平台而言,其背後更是商業價值的全新拐點。
 
華鑫證券的最新報告表明,過去傳統人工智能偏向分析能力,而現在人工智能正在生成新內容,通過大量的訓練數據和生成算法模型,自動生成文本、圖片、音樂、視頻、3D交互內容等各種形式的內容,換言之,AIGC正在加速成為AI領域的商業新邊界;AIGC也會帶來內容創作的變革,如智能數字內容孿生能力、智能數字內容編輯能力、智能數字內容傳作能力。
 
無論是已經更多應用的AIGC,還是正火熱的ChatGPT,他們的本質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前提的人工,也就是通過廣泛深入的學習人類的行為、思維、語言表達、情緒等內容,最後逐漸完善和形成智能程序的類人化。這並不是一個人寫幾行代碼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強大的算力和海量的內容學習才有可能做到,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目前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也被ChatGPT的爆發震驚,足以說明就算他們來自科技最前沿,也還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至於最後落地到具體的行業應用中來,有著更加嚴苛的規則和門檻。
 
同時,也正是因為AIGC創作過程是基於上述學習的過程,使得其作品的原創性收到很大質疑。人的思維可以從0到1,但計算機程序不行,它必須嚴格按照程序設定的規則,從1到2到更多。而構成創作的1,確是來自人類的主觀創作,並不能算作原創內容。
 
就在ChatGPT如火如荼之際,多家知名學術期刊正在更新編輯規則。《科學》明確禁止將ChatGPT列為合著者,且不允許在論文中使用ChatGPT所生產的文本。《自然》則表示,可以在論文中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生成的文本,其中也包含ChatGPT,但不能將其列為論文合著者。究其原因,除了保護作者和知識產權外,也表明ChatGPT為代表的AI創作低估了作者主觀創作的重要性和原創性。
 
AI創作的作品,在版權歸屬上也還存在較大的質疑。依照現行法律,AI不具有法律主體資格,多國版權法保護的法益是自然人,未對非自然人創作作品的版權歸屬作出規定。在國內,對於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歸屬也還存在爭議。2019年,北京市互聯網法院審結中國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著作權案,判定原告勝訴。理由是「自然人創作完成應該是著作權法判定相關內容是否屬於著作權客體的必要條件,不應對民事主體的基本規範予以突破。考慮到文化傳播及科學事業的發展,雖然該內容不屬於作品的文字內容,但仍應給予一定的保護」。但2020年,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審結認定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用技術生成的內容具有特定的表現形式且源於創作者個性化的選擇與安排,屬於著作權法所保護的文字作品,將其認定為著作權客體。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