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攜手大灣區 依託創新科技提升香港製造業競爭力
發佈日期:15/12/2023
消息來源:證券時報

製造業曾經在香港經濟崛起中發揮重要作用,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多個行業在全球佔有舉足輕重地位,高峰時期(上世紀6070年代)工業佔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0%。然而在貿易和金融的雙輪驅動下,香港製造業持續外遷,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完全沈沉寂,其在生產總值的佔比下降到2019年的1%左右,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對此,香港特區政府已經開始著手轉型。例如,已經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充分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依託創新科技,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決心。

近期記者專訪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簡稱「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恆。在他看來,所謂的香港「再工業化」或者「新型工業化」,並不是指要把土地和勞動密集的製造業重新帶回香港,而是聚焦物聯網、人工智能(AI)、新材料及智能生產工序等為基礎,引進及適合香港發展的高端製造業,促進香港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以創新科技提升香港製造業競爭力。

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

如何打造多元化、有活力的經濟,香港從上到下、從業界到專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科創以及高端製造業。

去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指出,香港必須制定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產業政策,支援發展具優勢及策略意義的科技產業,帶動整個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陳祖恆向記者表示,今年香港特區政府全方位支持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工作,現已初見成效,成功扭轉了製造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下降的趨勢。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下,香港特區政府將資助在港設立的智能生產線累計總數由2022年約30條增至2027年超過130條。生產力局全力配合香港特區政府,是落實在香港設立超130條智能生產線這一目標的主力軍。目前,生產力局有50個在香港建立智能生產線的專案已經或即將完成;到2025年,將推動落成67條智能生產線,涵蓋電子、生命健康、新材料等行業。

香港新型工業化並不是指要把土地和勞動密集的製造業重新帶回香港,而是通過引進高科技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製造業,並同時促進香港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以創新科技提升香港製造業的競爭力。

為實現這一目標,生產力局也正好發揮其在技術方面的專長,幫助企業進行升級。「比如香港有一家保安產品製造商NiRoTech,生產力局專家技術團隊用了2年時間協助NiRoTech應用智能生產技術,裝置12部機器人,並配備一系列自主研發的定製化智能機電自動化裝置,充分利用物聯網、實時監測、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技術,使得智能生產時間大為縮短,並降低成本及人手。以往兩條生產線需要38人,如今減至11人,整體產能大幅提升1.5倍。」陳祖恆說。

香港製造業
產業升級謀破局

如果把整個工業化進程分為上遊、中遊、下遊,那麼上遊為基礎研究,中遊為成果轉化,下遊為產業應用。香港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就是如何將科研成果進行商業轉化。

陳祖恆稱,企業在商品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缺乏專業的科技成果轉化指導;二是企業轉化條件成熟度不高,轉化能力不強;三是人才隊伍薄弱。

「今年香港特區政府推出著眼於下遊發展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及著眼於中遊發展的『產學研1+計劃』,兩者一脈相承,目的就是儘快在香港建立新型工業化的產業體系。好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上遊,而是要將其轉化成商品落地,與市場結合。這是生產力局比較擅長的,我們致力於解決企業技術痛點,並幫助企業跟市場、行業連接。」陳祖恆說。

陳祖恆認為,香港新型工業化戰略的成功實施依賴於四大關鍵要素:資金、基礎設施、科技和人才。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政府將「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列為三大新型工業發展產業之一,生產力局在11月公佈了首份《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並提供三大核心、九大建議以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然而,人工智能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運算能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等。作為科研機構,生產力局擁有強大的人工智能應用及研發能力,希望説明企業優化業務及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在香港發展,促進數碼經濟。」陳祖恆說。

攜手大灣區
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香港工業用地成本高企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釋放出更大的潛能?陳祖恆表示,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的進程,都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其它城市的協同合作。「沒有大灣區,香港不可能完成整個生產鏈的建設與發展,尤其在商業化落地方面難度係數更大。製造業的周期比較長,一部分高附加值或者研發類的可以放在香港,另外生產車間可以放在內地。」

譬如早前生產力局與周大福珠寶集團合作,通過設計和開發自動產品編號及包裝生產系統等,以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物流配送及大規模定製化生產技術,代替部分簡單重複及複雜的人力勞動,從而提升效率、降低營運成本、提升客戶體驗。而這一系統則是在深圳與順德工廠的生產基地推行的。

據悉,生產力局與廣州市白雲區合作,在白雲區設立生產力局(廣州)新型工業化技術工作站,以世界級先進技術和創新服務,對白雲區企業開展調研,促進食品、生命健康科技、化妝品及汽車零部件等重點產業開展新型工業化建設。

過去十年間,生產力局已協助業界在大灣區推動1,200多個智能化專案,其中約七成專案在內地落地,其餘三成在香港落地。在內地實施的專案中,以東莞和深圳為主。 這些專案涵蓋電子、珠寶、食品、紡織、玩具、家電等行業,部分企業總部設於香港,生產基地位於大灣區的不同城市。

「大灣區擁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強大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這為香港提供了巨大機會,預計香港的先進製造業和面向先進製造的現代服務業在大灣區內的產業鏈中將佔據重要地位。大灣區的各個城市都應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定位,而香港的創新科技和新型工業化將為灣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並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常態。」陳祖恆說。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