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全球製造業復甦逐步升溫
發佈日期:15/04/2024
消息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全球制造業有所恢復,為提振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帶來積極影響。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最新發佈的數據,3月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3%,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17個月在50%以下運行的走勢,重回擴張區間。

這種發展勢頭,與近期國際機構預測全球貿易反彈趨勢大體一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表示,全球貿易在經歷了幾個季度的下降之後,有望在2024年出現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3.1%,較去年10月份的預測值高出0.2個百分點。410日,世貿組織發佈最新報告預測,全球貨物貿易在2024年和2025年將分別增長2.6%3.3%。全球貿易的持續改善,體現在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明顯回升,反映出世界經濟總需求已經開始回暖。

分析認為,3月中國和美國制造業加快回升,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了主要力量。分區域看,亞洲製造業繼續穩中趨升,製造業PMI升至51%以上;美洲製造業恢復力度較上月有所增強,製造業PMI升至50%以上;歐洲製造業恢復態勢穩定,但力度偏弱,製造業PMI較上月小幅上升,但仍在50%以下;非洲製造業有所波動,製造業PMI2月份下降,且在50%以下。

具體來看,歐洲方面,德國經濟復甦乏力仍是困擾歐洲經濟恢覆的主要因素。近期,德國的主要經濟研究機構均下調對2024年德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至0.1%左右。與德國類似,法國央行下調法國經濟增長預期至0.8%,低於之前預測的0.9%。非洲方面,南非制造業波動較為明顯,製造業PMI2月的50%以上降至50%以下。

數據變化顯示,亞洲製造業增速繼續領跑其他區域。中國、印度和東盟主要國家對亞洲經濟的增長仍發揮著重要引領作用。博鰲亞洲論壇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4年度報告》稱,2024年亞洲經濟增速有望達4.5%,亞洲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佔全球比重預計為49%。相較於其他區域,亞洲各國更加注重區域合作,發展環境更為包容和開放,發展的韌性更強。

從供給端看,部分新興市場國家提前降息,提振了製造業生產。截至2023年底,加息央行佔比已觸頂回落,降息央行佔比上升。由於通脹壓力緩和,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魯等新興市場國家率先降息,巴西於20238月啟動降息,基準利率降低50個基點至13.25%;墨西哥20243月開啟降息,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11%

不過,全球製造業能否持續恢復,仍有待觀察。當前,美國就業市場強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通脹存在反彈壓力。美國勞工部4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5%,漲幅較2月擴大0.3個百分點,超過市場預期;環比上漲0.4%,漲幅與2月持平。基於CPI數據變化,美聯儲近期對降息的態度更趨謹慎,表示對通脹持續回落到2%這一目標水平更有信心的時候才會決定降息。美聯儲選擇維持高利率,將進一步抑制製造業需求。

展望二季度,全球經濟能否持續復甦,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全球市場需求恢復強度,這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內生基礎,需要繼續觀察各國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的後續走勢。

其次是政策環境的改善程度。歐洲經濟的弱復甦以及通脹壓力的緩解有望推動歐洲央行加快降息節奏。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歐元區調和CPI2月的2.6%降至2.4%。在此數據公佈之前,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曾表示,如果即將公佈的通脹和工資數據符合其預測,歐洲央行將在6月份降低關鍵利率。這一數據的發佈增加了歐洲央行加快降息節奏的概率。隨著更多的發達經濟體開始降息,將會對全球經濟復甦帶來積極影響。

最後是影響全球貿易不利因素的緩解程度。從目前情況看,地緣政治衝突、貿易限制措施均是幹擾全球經濟復甦的不利因素。

世貿組織近日發出警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貿易反彈的幅度。食品和能源價格可能再次受到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相關報告顯示,地緣政治沖突可能導致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實際價值下降1.8%,全球GDP下降1%

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表示,我們正在全球貿易復甦方面取得進展,這要歸功於具有彈性的供應鏈和穩固的多邊貿易框架。我們必須降低地緣政治紛爭和貿易分裂等風險,以保持經濟增長和穩定。

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全球製造業整體恢復態勢好於2023年四季度,全球經濟持續穩中趨升。在全球經濟出現向好跡象的帶動下,各國應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經貿合作,減少貿易摩擦,促進物流暢通、產業鏈協同,尋求貿易合作的新途徑,更好推動全球經濟持續復甦。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