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造紙巨頭開啟「綠色」新競賽:從生產線到能源 全面加速脫碳轉型
發佈日期:02/09/2025
消息來源:全球印刷與包裝工業
近年來,全球造紙和紙板行業的巨頭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其核心業務。芬寶紙板、芬歐匯川和盟迪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透過重大投資和策略合作,加速生產流程的現代化,並轉向可再生能源,以實現更具環境責任的未來。
 
芬寶紙板:6000萬歐元升級,打造「無化石」旗艦產品
芬寶紙板正積極推動其在芬蘭辛佩萊工廠的大型現代化升級項目,投資高達6000萬歐元。該項目旨在提升其旗艦產品——MetsäBoard Classic FBB黃芯白卡紙的性能,並加速工廠向無化石燃料生產的轉型。
 
這項升級的核心在於引入帘式淋膜技術,為產品提供更光滑的印刷表面和更清晰的細節,從而增強其在食品和醫療保健等高端包裝領域的競爭力。此次升級預計將使工廠的無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從目前的89%提高到2025年底的98%。這與公司到2030年實現完全無化石燃料生產的目標高度一致。

在為期五周的停工期間,超過430名專家將對塗裝工段進行全面改造,並安裝新的包裝線。升級後的生產線計畫於10月初重新投入使用。芬寶紙板首席執行官艾薩·凱科寧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品牌商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包裝選擇,這在品質和永續性方面都至關重要。」
 
芬歐匯川:風能供電,推動紙張生產零排放
芬歐匯川在其脫碳策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與德國簽署了一項新的風能購電協議(PPA)。這項協議每年將為芬歐匯川在德國的造紙廠提供高達430吉瓦時的非化石能源電力,其規模與2022年在芬蘭簽署的同類協議相當。
 
與芬蘭的長期合約不同,德國的購電協議採用逐年簽訂的方式,以適應當地充滿活力的能源市場。這種靈活性確保了公司能以市場價格獲得可再生能源,同時滿足客戶和監管日益增長的需求。自2025年7月1日起,位於雄高的造紙廠將100%使用風能發電,實現了範圍二排放的零排放,並將芬歐匯川圖書用紙系列的碳足跡減少了60%以上。

芬歐匯川西歐能源總監雷納·哈林表示,雄高工廠是「永續發展與高品質生產並駕齊驅的絕佳範例」。這項投資不僅支持了公司的「氣候行動路線圖」,也透過減少範圍三影響為客戶創造了附加價值。

盟迪:1.2億歐元投資,打造生物質能中心
盟迪則在其斯洛伐克盧容貝羅克綜合漿紙廠投資1.2億歐元(扣除歐盟補貼後),新建一座先進的生物質發電廠,預計於2027年完工。該項目將取代現有的樹皮鍋爐,透過利用紙漿與造紙生產過程中的殞餘生物質發電,將工廠的能源自給率從75%提升至90%,從而大幅減少對外部天然氣的依賴。
 
新的發電廠預計將使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減少50%,顆粒物排放量最高減少83%,同時所有生物質均來自經認證的、負責任管理的森林,確保了環境的永續性。

盟迪SCP董事總經理約阿希姆·格魯內瓦爾德指出,該項目不僅能增強營運韌性、降低能源成本,更是盟迪「MAP2030行動計畫」的重要實踐,為行業提供了「技術+永續」的雙輪驅動解決方案。

永續性已成行業核心競爭力
以上三家造紙巨頭的舉措,清晰地勾勒出全球造紙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設備升級或能源替代,而是一場深刻的、自上而下的產業變革。
 
1.從成本中心到競爭優勢:過去,可持續性可能被視為一種額外的成本或市場行銷的手段。但現在,它已成為提升產品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芬寶紙板透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性能,芬歐匯川透過可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跡,盟迪透過生物質能提高能源自給率,這些舉措都直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商業利益和競爭優勢。
 
2.深度融入供應鏈:隨著消費者、品牌和監管機構對永續性的要求日益提高,造紙商必須將脫碳和環境責任深度融入其整個供應鏈。芬歐匯川透過購電協議幫助客戶減少範圍三排放,盟迪確保其生物質來自負責任管理的森林,這些都表明行業正在從單一的生產環節,轉向與上下游夥伴共同構建綠色生態系統。

3.投資規模與策略方向的統一:數千萬乃至上億歐元的投資,表明這些公司對永續轉型的決心。這些投資並非孤立的短期行為,而是與公司的長期策略目標(如芬寶紙板的「2030年無化石燃料」目標,盟迪的「MAP2030行動計畫」)緊密結合。
 
總體而言,中國印刷和包裝企業需以數碼化、綠色化與供應鏈協同為核心,抓住國家出版基金與「以紙代塑」趨勢的機遇,透過技術創新與能源轉型,在全球脫碳浪潮中實現競爭優勢與永續發展。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