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出版博士專業學位培養工作會在河南鄭州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數碼出版博覽會期間舉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出版機構與研究單位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圍繞出版博士培養的關鍵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我國新實行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將「出版」列入可授予博士學位的專業學位,標誌著我國出版高等教育進一步提升了教育層次。2024年10月,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河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暨南大學等10所高校獲得了出版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會議由全國出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下稱教指委)秘書處、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河南大學出版學院承辦。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張志強教授主持了本次會議。教指委秘書長、南京大學金鑫榮教授介紹了出版博士專業學位的設置背景及授權點總體情況。各授權點及自審通過單位負責人分別就招生計畫、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簡要匯報。
會上,多位業界與學界專家發表重要觀點。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崔海教認為,出版博士應具備四種核心能力:政治判斷與領悟力、專業知識發現與提升力、跨界綜合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強調出版工作意識形態屬性強,需注重價值引領。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徐海認為,業界需要的出版博士應具有紮實的非出版學科背景、敏銳的行業洞察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優秀的研究能力,業界可提供研究場景、崗位支持與實踐指導。
教指委委員、韜奮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玉山建議,培養目標應進一步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和出版意識形態屬性,招生可優先考慮有行業經驗者,課程設置需更突出出版本質與前沿方向。
全國出版學科專業共建工作專家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安倫提出要以歷史為鑑,強調「打樣」和「反哺」的重要性,首批培養單位應起好示範作用,同時未來博士人才也應反哺學界,推動學科持續發展。
教指委副主任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雷啟立指出,出版博士培養應堅持品質第一,確保具備足夠的支撐條件;可優先錄取有出版經驗者;課程設置應更宏觀,要進一步明確成果認定標準,增強可操作性。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出版博士培養應堅持理論與實踐並重,服務國家重大策略需求,為中國出版業高品質發展儲備高層次領軍人才。
與會代表還圍繞《出版博士專業學位培養方案(討論稿)》展開了熱烈討論,就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學位標準、品質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教指委秘書處將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推動出版博士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據悉,2025年全國10家出版博士專業學位點共招收了92名博士生。經過4年左右的時間,將努力把這些學生培養成為在出版領域從事創造性工作的引領型、複合型、專家型未來領軍人才,服務國家文化強國、出版強國建設。本次工作會也將對加強出版學科建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